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SCDAP/RELAP5包壳氧化模型改进研究

余红星 何晓强 苏光辉 董正平

余红星, 何晓强, 苏光辉, 董正平. SCDAP/RELAP5包壳氧化模型改进研究[J]. 核动力工程, 2013, 34(3): 32-36.
引用本文: 余红星, 何晓强, 苏光辉, 董正平. SCDAP/RELAP5包壳氧化模型改进研究[J]. 核动力工程, 2013, 34(3): 32-36.
YU Hong-xing, HE Xiao-qiang, SU Guang-hui, DONG Zheng-ping. Study on Cladding Oxidation Model Improvement in SCDAP/RELAP5[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3, 34(3): 32-36.
Citation: YU Hong-xing, HE Xiao-qiang, SU Guang-hui, DONG Zheng-ping. Study on Cladding Oxidation Model Improvement in SCDAP/RELAP5[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3, 34(3): 32-36.

SCDAP/RELAP5包壳氧化模型改进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余红星(1969-),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和安全分析研究。何晓强(1985-),男,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和安全分析研究。苏光辉(196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及汽液两相流动与沸腾传热教学与科研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L351

Study on Cladding Oxidation Model Improvement in SCDAP/RELAP5

  • 摘要: 目前,SCDAP/RELAP5采用抛物线型氧化模型模拟严重事故早期再淹没期间的包壳氧化。该模型在模拟包壳温度较高、表面水蒸气流量较小时的氧化存在不足,此外,该模型未分析包壳中氧原子的分布,对包壳失效的准确模拟有限制。本课题对抛物线型氧化模型和扩散氧化模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并将扩散氧化模型植入SCDAP/RELAP5中,研究两种模型对严重事故早期再淹没现象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扩散氧化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严重事故早期再淹没现象;抛物线型氧化模型是扩散氧化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简化。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12-05
  • 修回日期:  2012-12-2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3-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