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稠密栅堆芯底部再淹没计算模块开发

吴丹 余红星 于俊崇

吴丹, 余红星, 于俊崇. 稠密栅堆芯底部再淹没计算模块开发[J]. 核动力工程, 2013, 34(S1): 27-31.
引用本文: 吴丹, 余红星, 于俊崇. 稠密栅堆芯底部再淹没计算模块开发[J]. 核动力工程, 2013, 34(S1): 27-31.
WU Dan, YU Hongxing, YU Junchong. Study on Prediction Models Development for Calculation of Reflooding Phase of Tight Lattice[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3, 34(S1): 27-31.
Citation: WU Dan, YU Hongxing, YU Junchong. Study on Prediction Models Development for Calculation of Reflooding Phase of Tight Lattice[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3, 34(S1): 27-31.

稠密栅堆芯底部再淹没计算模块开发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127517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吴丹(1986—),女。200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核技术专业,现为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余红星(1969—),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现主要从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事故分析、安全评价等工作。

    于俊崇(1941—),男,中国工程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工业热工专业。现主要从事核反应堆总体设计、热工水力分析等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L33

Study on Prediction Models Development for Calculation of Reflooding Phase of Tight Lattice

  • 摘要: 再淹没是大破口失水事故下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两相流动换热过程。与普通压水堆堆芯相比,稠密栅堆芯再淹没过程具有包壳峰值温度更高,骤冷更加缓慢等特点。已有的最佳估算程序中的再淹没模块不能直接应用于稠密栅堆芯再淹没过程的模拟。本研究在RELAP5程序再淹没模块的基础上开发适用于稠密栅堆芯再淹没计算的工具,对新的再淹没模块进行验证,并和以往其他模型的开发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模型开发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弥散流区域以及发泡区域的相间阻力及相间换热模型有待进一步研究。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
  • HTML全文浏览量:  3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3-12
  • 修回日期:  2013-04-3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3-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