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辐照后燃料棒氦质谱检漏技术研究

邝刘伟 任亮 江林志 郭成明 余飞杨 尹春艳

邝刘伟, 任亮, 江林志, 郭成明, 余飞杨, 尹春艳. 辐照后燃料棒氦质谱检漏技术研究[J]. 核动力工程, 2012, 33(S2): 124-127.
引用本文: 邝刘伟, 任亮, 江林志, 郭成明, 余飞杨, 尹春艳. 辐照后燃料棒氦质谱检漏技术研究[J]. 核动力工程, 2012, 33(S2): 124-127.
KUANG Liuwei, REN Liang, JIANG Linzhi, GUO Chengming, YU Feiyang, YIN Chunyan. Study on Helium Leak Detection for Post-Irradiation Fuel Rods[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2, 33(S2): 124-127.
Citation: KUANG Liuwei, REN Liang, JIANG Linzhi, GUO Chengming, YU Feiyang, YIN Chunyan. Study on Helium Leak Detection for Post-Irradiation Fuel Rods[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2, 33(S2): 124-127.

辐照后燃料棒氦质谱检漏技术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邝刘伟(1983—),男,研究员实习员。2011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核材料辐照后检验研究。

    任亮(1981—),男,助理研究员。200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核材料辐照后检验研究。

    江林志(1969—),男,副研究员。1993年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学院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核材料辐照后检验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L817+.4

Study on Helium Leak Detection for Post-Irradiation Fuel Rods

  • 摘要: 本文介绍了辐照后燃料棒的氦质谱检漏方法及装置。使用吸枪法验证了装置的气密性,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实验装置的有效性。对切割前的燃料棒进行吸枪法和真空室法检漏,显示漏率和本底基本接近,表明燃料棒未泄漏;在燃料棒切割过程检测到氦气,进一步说明燃料棒未泄漏。对切割后的燃料棒,进行吸枪法压氦检漏,显示漏率和本底基本相同,表明燃料棒未泄漏,实现了热室内辐照后燃料棒氦质谱检漏。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11-06
  • 修回日期:  2012-12-1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3-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