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稠密栅堆芯大破口失水事故特性分析

黄代顺 付冉 申亚欧 吴丹 余红星

黄代顺, 付冉, 申亚欧, 吴丹, 余红星. 稠密栅堆芯大破口失水事故特性分析[J]. 核动力工程, 2014, 35(2): 17-20.
引用本文: 黄代顺, 付冉, 申亚欧, 吴丹, 余红星. 稠密栅堆芯大破口失水事故特性分析[J]. 核动力工程, 2014, 35(2): 17-20.
HUANG Daishun, FU Ran, SHEN Yaou, WU Dan, YU Hongxing. Study on Analysis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Break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 of Reactor Cores with Tight Lattice Design[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4, 35(2): 17-20.
Citation: HUANG Daishun, FU Ran, SHEN Yaou, WU Dan, YU Hongxing. Study on Analysis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Break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 of Reactor Cores with Tight Lattice Design[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4, 35(2): 17-20.

稠密栅堆芯大破口失水事故特性分析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127517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黄代顺(1974—),男,高级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事故分析、安全评价等工作。付冉(1988—),女,助理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研究。申亚欧(1983—),男,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核研院核科学与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L33

Study on Analysis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Break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 of Reactor Cores with Tight Lattice Design

  • 摘要: 稠密栅堆芯的应用涉及到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是在破口事故下的应急冷却。应用改进程序RELAP5/TIGHT计算和分析两组不同设计方案下的稠密栅堆芯在破口事故下的特性,结果表明:稠密栅堆芯相比普通堆芯,破口事故持续时间更长;再淹没阶段的包壳峰值温度相比喷放阶段的包壳峰值温度更高;堆芯燃料棒中心距与燃料棒外径比值(p/d)对于包壳峰值温度的影响很大;堆芯功率密度的提高会使得对安注流量的需求大大增强。从安全分析的角度来看,不推荐堆芯p/d设计小于1.1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1-28
  • 修回日期:  2013-12-2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2-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