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装置的功率控制特性初步分析

孙长义 赵福宇

孙长义, 赵福宇.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装置的功率控制特性初步分析[J]. 核动力工程, 2013, 34(6): 97-101.
引用本文: 孙长义, 赵福宇.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装置的功率控制特性初步分析[J]. 核动力工程, 2013, 34(6): 97-101.
SUN Zhang-yi, ZHAO Fu-yu.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Power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for ADS Equipment in China[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3, 34(6): 97-101.
Citation: SUN Zhang-yi, ZHAO Fu-yu.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Power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for ADS Equipment in China[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3, 34(6): 97-101.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装置的功率控制特性初步分析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项目(XDA0304000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孙长义(1984-),男。201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反应堆运行与控制的研究工作。

    赵福宇(195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现从事核动力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L411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Power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for ADS Equipment in China

  • 摘要: 建立中国次临界实验装置CLEAR-IA(简称CIA)的堆芯中子和热力学模型,编写堆芯和棒控系统计算程序—CICC,并在Simulink中搭建仿真平台对CIA的功率控制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有效中子增殖因数keff=0.94~0.96且加速器束流稳定时,棒控系统可有效调节堆芯功率,次临界深度较浅时(如keff>0.98),功率响应出现较大超调量;控制系统引入功率速率前馈信号后,可有效改善功率控制效果并消除Δρ≤100×10-5的扰动;加速器失流的事故工况下,棒控系统使堆芯反应性出现发散性振荡;加速器引入的外源Qkeff的最优匹配值为0.94≤keff≤0.96、1.2×1010cm-3 s-1≤Q≤1.85×1010cm-3 s-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
  • HTML全文浏览量:  8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8-09
  • 修回日期:  2013-07-2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3-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