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核级管道焊缝可检率优化研究

武相 崔聪 邬芝胜 蔡鼎阳 赵千里 干依燃 苏应斌 肖韵菲

武相, 崔聪, 邬芝胜, 蔡鼎阳, 赵千里, 干依燃, 苏应斌, 肖韵菲. 核级管道焊缝可检率优化研究[J]. 核动力工程, 2024, 45(6): 237-241. doi: 10.13832/j.jnpe.2024.06.0237
引用本文: 武相, 崔聪, 邬芝胜, 蔡鼎阳, 赵千里, 干依燃, 苏应斌, 肖韵菲. 核级管道焊缝可检率优化研究[J]. 核动力工程, 2024, 45(6): 237-241. doi: 10.13832/j.jnpe.2024.06.0237
Wu Xiang, Cui Cong, Wu Zhisheng, Cai Dingyang, Zhao Qianli, Gan Yiran, Su Yingbin, Xiao Yunfei. Research on Detectable Rate Optimization of Nuclear Grade Pipe Welds[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24, 45(6): 237-241. doi: 10.13832/j.jnpe.2024.06.0237
Citation: Wu Xiang, Cui Cong, Wu Zhisheng, Cai Dingyang, Zhao Qianli, Gan Yiran, Su Yingbin, Xiao Yunfei. Research on Detectable Rate Optimization of Nuclear Grade Pipe Welds[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24, 45(6): 237-241. doi: 10.13832/j.jnpe.2024.06.0237

核级管道焊缝可检率优化研究

doi: 10.13832/j.jnpe.2024.06.023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武 相(1984—),男,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核动力装置设计研究,E-mail: 474527648@qq.com

    通讯作者:

    崔 聪,E-mail: 1879036613@qq.com

  • 中图分类号: TL353

Research on Detectable Rate Optimization of Nuclear Grade Pipe Welds

  • 摘要: 核级管道焊缝不可检问题不仅使焊缝抽检比例达不到现行标准要求,而且影响焊缝全寿期内的状态监测,不利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运行安全。以浮动式核电站核级管道焊缝役前检查为例,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对焊缝不可检问题进行详细原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焊缝检测成像障碍是造成焊缝不可检的主要因素,焊缝检测不可达因素次之;形成原因涉及设计、安装、结构功能性和设备结构特性等多个方面。针对性提出的优化措施可将焊缝可检率由65.5%至少提升至74%,有效提高了焊缝可检率,保障了系统运行安全。

     

  • 表  1  核级管道焊缝检验物项和检验方法分类表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Inspection Items and Methods for Nuclear Grade Pipeline Welds

    项目 序号 检验物项 检验方法
    核1级管道 1 对接焊缝  公称直径≥30 mm的管道 射线检测(RT)和渗透检测(PT)
     公称直径<30 mm的管道 PT
    2 支管焊缝  公称直径≥30 mm的支管 PT
     公称直径<30 mm的支管 PT
    核2、3级管道 3 公称直径≥30 mm,且公称壁厚≥3 mm的管道对接焊缝 RT和PT
    4 公称直径>10 mm的支管焊缝 PT
    5 螺栓和双头螺柱 PT
    6 管道连接法兰 目视检测(VT)
    7 管道连接螺纹 VT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管道焊缝抽样检测信息汇总

    Table  2.   Summary of Smpling Inspection Information of Pipeline Weld

    系统名称 管道规格 安全等级 焊缝总数/道 应抽检数量/道 焊缝检测不可达数量/道 成像清晰度不足/道 备注
    系统1 DN100 1级 6 6 0 0
    DN50 1级 11 6 6 6 5道焊缝“不可达+清晰度不足”
    DN32 1级 12 6 0 0
    DN40 1级 18 9 0 18
    DN25 1级 4 2 1 0
    系统2 DN60 1级 14 8 0 0
    DN60 2级 58 12 6 12
    系统3 DN40 2级 118 27 1 32
    系统4 DN60 1级 17 12 0 1
    DN60 2级 37 10 2 1
    DN80 2级 29 4 1 26
    DN50 2级 22 8 0 1
    DN25 2级 13 2 13 按抽检原则未作为抽检焊缝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焊缝检测不可达信息统计表

    Table  3.   Statistics on Inaccessible Weld Detection

    表现形式焊缝数量/道比例/%分布规律特点
    焊缝遮蔽41.1①阀门及管路附件两侧;
    ②设备底部接管嘴附近管道;
    ③靠近铺板、电缆托架等结构的管道
    ①局部载荷较为集中,设置有支吊架;
    ②存在接管的设备封头等位置,包敷有保温层;
    ③管路贴近结构、铺板布置,需设置支承及预留人员通行空间
    空间狭小102.8位于装置底端且靠近结构的管道靠近设备基座及装置结构,管系布置复杂,人员通行困难
    结构死区51.4位于设备屏蔽及基座区域的管道多为管道与设备接口连接区域,被基座屏蔽等结构包络
    下载: 导出CSV

    表  4  焊缝检测成像障碍信息统计表

    Table  4.   Statistics on Imaging Obstacles in Weld Detection

    表现形式 焊缝数量/道 比例/% 分布规律 特点
    管道截面满水 55 15.3 ①未设置放水点的管道;
    ②管道布置存在“U型弯”;
    ③存在止回阀、截止阀的管道
     ①多为分支管路和并联管路;
     ②管路附近结构、设备、阀门较多,管道变向较多;
     ③存在止回阀、截止阀且管道垂直布置
    管道底部积水 55 15.3 ①长距离水平管道;
    ②含阀门、管路附件等多而集中的水平管道
     ①未考虑安装坡度,管道直段较长且管路上支架较少,易形成局部挠度;
     ②设备间预留空间较小,管路行程较短,阀门、管路附件等布置较为集中
    下载: 导出CSV

    表  5  管道焊缝不可检原因汇总

    Table  5.   Summary of Causes of Undetectable Pipeline Weld

    表现形式 原因分析 临时措施
    焊缝遮蔽 支承遮蔽  ①阀门、管路附件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存在偏差;
     ②支承结构、阀门建模精细度不足;
     ③安装误差
     拆除支吊架,检测后复装
    结构遮蔽  ①建模精细度不足;
     ②建模不充分、不全面;
     ③外部输入参数变化;
     ④安装误差
     拆除结构,检测后复装
    保温层遮蔽  保温层安装时机不合理  拆除保温层,检测后复装
    空间狭小 ①建模精细度不足;
    ②建模不充分、不全面;
    ③外部接口参数变化
     申请免检,更换附近其他代表性焊缝进行检测
    结构死区 结构功能性设计要求,结构局部位置形成不可达区域  申请免检,更换附近其他代表性焊缝进行检测
    管道截面满水 ①疏水点设置不足;
    ②管道布置变向较多,形成“U型弯”布置;
    ③止回阀、截止阀功能特性
     ①更换附近其他代表性焊缝进行检测;
     ②借助其他通道(仪表、测量)接口排水;
     ③中压空气吹除
    管道底部积水 ①管道集中载荷或安装误差导致管道微弯或倒倾斜;
    ②阀门、管路附件、管道流通截面差异
     ①更换附近其他代表性焊缝进行检测;
     ②中压空气吹除
    下载: 导出CSV

    表  6  优化措施汇总

    Table  6.   Summary of Optimization Measures

    原因分析结果 改进优化措施 实施难度
    模型设计问题 ①提升与外部协作单位、生产单位合作机制,获取较为全面的设计输入资料;
    ②开展精细化设计,建立完善的三维模型数据;
    ③收集已有工程的相关设计资料,建立较为完善的资料库,为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外部输入及接口问题 ①提升与外部协作单位的技术沟通渠道;
    ②信息传递合理化、规范化;
    ③加强设计阶段、安装阶段的设计复查
    安装误差问题 ①加强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②加强安装前的设计状态复查
    安装工序及检测时机问题 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并根据计划合理安排检查时机
    管道布置设计问题 ①减少“U型弯”布置形式,合理规划疏水点设置;
    ②合理规划焊缝分布,对焊缝可检性进行充分评估;
    ③安装阶段,对管系疏水进行功能性排查、整改,并进行等轴测图的编制和焊缝数据库的创建
    结构功能性设计问题 优化结构设计
    设备功能及结构特性问题 ①止回阀、截止阀所在管路尽量水平布置,且在阀门两侧管道考虑疏水点设置;
    ②管道设置一定的安装坡度(坡度~0.2%),以保证管道的自然疏水
    下载: 导出CSV

    表  7  优化效果评估

    Table  7.   Evaluation of Optimization Effect

    表现形式 焊缝数量/道 优化效果 备注
    焊缝遮蔽 4 完全消除
    空间狭小 10 改善  理论上可以完全消除
    结构死区 5 不能消除  申请免检
    管道
    截面满水
    55 改善  除垂直安装的止回阀出口管道焊缝不能消除外,其余焊缝均可消除,约30道焊缝
    管道
    底部积水
    55 改善  理论上可以完全消除
    下载: 导出CSV
  • [1] 于毅. AP1000核级管道焊缝在役检查分析[J]. 科技资讯,2015, 13(28): 59-60,95.
    [2] 蒋韦锋,章维. 核电厂无损检测空间分析工具开发与应用[J]. 中国电力,2016, 49(9): 109-113.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6.09.109.05
  • 加载中
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12-20
  • 修回日期:  2024-06-12
  • 刊出日期:  2024-12-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