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裂变堆的聚变-裂变混合中子场

邓勇军 袁姝 李润东 冯歧杰

邓勇军, 袁姝, 李润东, 冯歧杰. 基于裂变堆的聚变-裂变混合中子场[J]. 核动力工程, 2010, 31(S2): 121-124,127.
引用本文: 邓勇军, 袁姝, 李润东, 冯歧杰. 基于裂变堆的聚变-裂变混合中子场[J]. 核动力工程, 2010, 31(S2): 121-124,127.
DENG Yong-jun, YUAN Shu, LI Run-dong, FENG Qi-jie. Fission-Fusion Mixed Neutron Field in Fission Reactor[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0, 31(S2): 121-124,127.
Citation: DENG Yong-jun, YUAN Shu, LI Run-dong, FENG Qi-jie. Fission-Fusion Mixed Neutron Field in Fission Reactor[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0, 31(S2): 121-124,127.

基于裂变堆的聚变-裂变混合中子场

基金项目: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9A01030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邓勇军(1974—),男,副研究员。2006年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子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反应堆物理计算及参数测量工作。袁姝(1984—),女,研究实习员。200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核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反应堆物理理论计算工作。李润东(1969—),男,副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从事反应堆物理与实验研究工作。

  • 中图分类号: O571.53

Fission-Fusion Mixed Neutron Field in Fission Reactor

  • 摘要: 介绍了利用裂变堆提供的高强度热中子及裂变快中子,并采用LiD及铀作为转换靶,将反应堆内中子场局部转换为聚变-裂变混合中子场的物理设计结果,通过MCNP程序对转换靶结构及中子能谱调节材料进行优化设计,初步设计了转换靶的结构,并对转换靶内形成的聚变-裂变混合中子能谱以及转换靶的发热率进行了计算。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9-25
  • 修回日期:  2010-10-1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7-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