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CO2与He动力循环比较

段承杰 王捷 杨小勇 丁铭 曹建华

段承杰, 王捷, 杨小勇, 丁铭, 曹建华. CO2与He动力循环比较[J]. 核动力工程, 2010, 31(6): 64-69.
引用本文: 段承杰, 王捷, 杨小勇, 丁铭, 曹建华. CO2与He动力循环比较[J]. 核动力工程, 2010, 31(6): 64-69.
DUAN Cheng-jie, WANG Jie, YANG Xiao-yong, DING Ming, CAO Jian-hua. Comparison of CO2 Power Cycle to He Cycle[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0, 31(6): 64-69.
Citation: DUAN Cheng-jie, WANG Jie, YANG Xiao-yong, DING Ming, CAO Jian-hua. Comparison of CO2 Power Cycle to He Cycle[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10, 31(6): 64-69.

CO2与He动力循环比较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段承杰(1984-),男,在读博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获学士学位。现研究方向为反应堆动力循环。王捷(1960-),男,教授。1996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机械与控制工程系什么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高温气冷堆研究工作。杨小勇(1974-),男,助理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系,获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高温气冷堆研究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K11

Comparison of CO2 Power Cycle to He Cycle

  • 摘要: 布雷顿循环是第4代核反应堆动力循环的关键技术。通过对CO2布雷顿循环进行系统分析,并与目前核能转换系统中研究得最广泛的He布雷顿循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功率下,由于单位质量的CO2工质吸收的热量较少,导致其循环质量流量很大;但是,由于CO2密度较大,其体积流量V反而比He循环小;在较低温度(650℃)下,布雷顿循环的效率也能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还可以减小换热及做功部件的体积。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9-05-31
  • 修回日期:  2010-06-2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7-31
  • 刊出日期:  2010-12-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