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快堆沸腾池数学模型

赵树峰 罗锐 王洲 石晓波 杨献勇

赵树峰, 罗锐, 王洲, 石晓波, 杨献勇. 快堆沸腾池数学模型[J]. 核动力工程, 2007, 28(4): 39-43.
引用本文: 赵树峰, 罗锐, 王洲, 石晓波, 杨献勇. 快堆沸腾池数学模型[J]. 核动力工程, 2007, 28(4): 39-43.
ZHAO Shu-feng, LUO Rui, WANG Zhou, SHI Xiao-bo, YANG Xian-yong. 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Boiling Pool Model in Fast Reactors[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07, 28(4): 39-43.
Citation: ZHAO Shu-feng, LUO Rui, WANG Zhou, SHI Xiao-bo, YANG Xian-yong. 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Boiling Pool Model in Fast Reactors[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07, 28(4): 39-43.

快堆沸腾池数学模型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树峰(1977—),男,博士研究生。2003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系,获硕士学位。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工程热物理专业,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

    罗锐(1961—),男,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从事反应堆安全和多相流等方面的研究。

    王洲(1934—),男,教授,中国实验快堆技术委员会主任。1965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反应堆热工与物理设计,事故安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L43+3:TL364+4

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Boiling Pool Model in Fast Reactors

  • 摘要: 单组件盒内的沸腾池是快堆燃料组件瞬时堵流事故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之后将会导致熔融物向组件盒外的传播。为了了解沸腾池的内部机理,本文建立了单组分沸腾池机理模型:采用漂移速度模型预测池内空泡份额的分布,用焓方法求解包裹沸腾池的燃料固化壳的温度场及厚度。根据不同的流型,对沸腾池和壁面间的换热Greene关系式进行了一些修正。结果表明,沸腾池的形成是由于冷却剂的排热能力降低,而形成的内部产热量和外部排热量的不平衡而导致的;这个热量的不平衡量是产生气泡的根源。Greene经验关系式适用于没有产生气泡之前的熔融池,形成沸腾池之后,要根据不同的流型对其做相应的修正。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3-29
  • 修回日期:  2007-06-2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7-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