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反应性加入速度和中子源强度对临界事故规模的影响

郑春

郑春. 反应性加入速度和中子源强度对临界事故规模的影响[J]. 核动力工程, 2009, 30(1): 17-19.
引用本文: 郑春. 反应性加入速度和中子源强度对临界事故规模的影响[J]. 核动力工程, 2009, 30(1): 17-19.
ZHENG Chun. Effect of Ractivity Addition Rate and Neutron Source Intensity Effect on Criticality Accidents Magnitude[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09, 30(1): 17-19.
Citation: ZHENG Chun. Effect of Ractivity Addition Rate and Neutron Source Intensity Effect on Criticality Accidents Magnitude[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09, 30(1): 17-19.

反应性加入速度和中子源强度对临界事故规模的影响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郑春(1971—),男,副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中物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辐射测量和临界安全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L364.1

Effect of Ractivity Addition Rate and Neutron Source Intensity Effect on Criticality Accidents Magnitude

  • 摘要: 在没有中子源或中子源强度很弱的核系统中,由于意外发生的临界事故(核闪变)释放的能量远大于反应堆动力学的预估值,为了给反应堆运行启动程序的制定和减小临界事故规模提供参考,本文建立了核闪变能量释放模型。在引发第一个持续裂变链的时间分布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出核闪变峰内能量释放与中子源强度、反应性加入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子源强度越小,反应性加入速度越大,事故规模越大。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8-07-22
  • 修回日期:  2008-08-2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7-28
  • 刊出日期:  2009-02-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