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堆芯熔融物在下腔室内冷却模型研究及缓解集热效应的对策

关仲华 余红星 江光明

关仲华, 余红星, 江光明. 堆芯熔融物在下腔室内冷却模型研究及缓解集热效应的对策[J]. 核动力工程, 2008, 29(5): 72-76.
引用本文: 关仲华, 余红星, 江光明. 堆芯熔融物在下腔室内冷却模型研究及缓解集热效应的对策[J]. 核动力工程, 2008, 29(5): 72-76.
GUAN Zhonghua, YU Hongxing, JIANG Guangming. Study on Cooling Model for Debris in Lower Plenum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Focusing Effect[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08, 29(5): 72-76.
Citation: GUAN Zhonghua, YU Hongxing, JIANG Guangming. Study on Cooling Model for Debris in Lower Plenum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Focusing Effect[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08, 29(5): 72-76.

堆芯熔融物在下腔室内冷却模型研究及缓解集热效应的对策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关仲华(1981—),男,在读硕士生。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余红星(1969-),男,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工作。

    江光明(1969-),男,高级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要从事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L36

Study on Cooling Model for Debris in Lower Plenum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Focusing Effect

  • 摘要: 从能量守恒方程出发,选取较为现实的实验公式和经验公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堆芯熔融物在下腔室内冷却的计算模型。为了验证本模型的合理性,以AP600和AP1000反应堆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例题进行了比较。重点分析了堆芯熔融物单位体积释热量以及集热效应对堆芯熔融物冷却的影响。针对集热效应,提出了将压力容器下封头的半球形状改为旋转抛物线形状的对策。结果表明,下封头形状的改变能显著改变堆芯熔融物的热流密度分布,缓解集热效应。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06-28
  • 修回日期:  2007-10-16
  • 刊出日期:  2008-10-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