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异径布管夹持支撑结构换热器壳侧场协同分析

李静 刘敏珊 董其伍

李静, 刘敏珊, 董其伍. 异径布管夹持支撑结构换热器壳侧场协同分析[J]. 核动力工程, 2009, 30(1): 116-120.
引用本文: 李静, 刘敏珊, 董其伍. 异径布管夹持支撑结构换热器壳侧场协同分析[J]. 核动力工程, 2009, 30(1): 116-120.
LI Jing, LIU Min-shan, DONG Qi-wu. Analysis of Field Coordination on Heat Exchanger Shell Side with Different Diameter Tubes and Holding Structure[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09, 30(1): 116-120.
Citation: LI Jing, LIU Min-shan, DONG Qi-wu. Analysis of Field Coordination on Heat Exchanger Shell Side with Different Diameter Tubes and Holding Structure[J].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2009, 30(1): 116-120.

异径布管夹持支撑结构换热器壳侧场协同分析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静(1966—),女,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从事流体流动和强化传热方面研究。

    刘敏珊(1943—),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水利专业。现主要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研究。

    董其伍(1941—),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主要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研究。

  • 中图分类号: KT124

Analysis of Field Coordination on Heat Exchanger Shell Side with Different Diameter Tubes and Holding Structure

  • 摘要: 针对折流杆结构换热器只有在较高壳侧流速时才能达到较高传热效率、布管不紧凑、不能很好抵抗变化工况等缺点,提出以大小两种规格换热管和夹持支撑结构代替传统的折流杆支承元件,达到提高壳侧传热系数,增加换热面积。利用CFD软件建立单元流道,对壳侧流场和传热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提出了复杂结构的纵流换热器壳侧速度-温度梯度场矢量夹角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壳侧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的场协同角的定量关联式,证实了新结构具有更好的场协同关系。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8-02-29
  • 修回日期:  2008-08-1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7-28
  • 刊出日期:  2009-02-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