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34卷  第S2期

显示方式:
中广核工程公司核电AE组织形式、特点与产业价值探究
赵建光, 匡伟
2013, 34(S2): 1-4,13.
摘要:
以中广核工程公司扁平化、分权化、柔性化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广核工程公司通过构建设计建造一体化的平台,整合产业链相关资源,有效保证核电厂建设的整体性能与安全质量,发挥系统集成与行业引领的作用;通过建立跨边界质量管理控制的全面质量伙伴关系,促进产业链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开展技术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技术进步。
压水堆核电厂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焊丝研究
朱德才, 李予卫, 李付良
2013, 34(S2): 5-8.
摘要:
根据窄间隙自动焊工艺及主管道母材特点,在ER316L焊材基础上研究与主管道自动焊技术相匹配的专用焊材。通过模拟焊接试验和热裂纹试验验证了自动焊焊材的稳定性、可焊性,并对其焊缝疲劳寿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证明新开发的自动焊焊材与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工艺相匹配,焊缝接头综合性能良好。
阳江核电厂自密实混凝土截锥体模拟试验研究
吕光晔, 王辉诚, 余兵, 陈立胜, 杨宏波
2013, 34(S2): 9-13.
摘要:
详细介绍了核电厂安全壳截锥体模拟试验模型及试验内容。在确定原材料后,通过试验研究,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合理配合比,以满足安全壳截锥体混凝土各项复杂的技术要求。模拟试验过程顺利,混凝土性能优异,各项监测数据有效,拆模后混凝土表观良好,实体均匀密实。
核电厂辐照计量实验室内散射剂量率计算研究
陈小强, 周巍, 唐邵华
2013, 34(S2): 14-17.
摘要: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核电厂辐照计量实验室的γ射线辐照装置中准直器、刻度小车、刻度盘和四周墙壁散射辐射的剂量率。结果表明,参考点处散射剂量率贡献最大的是准直器的散射射线,散射射线产生的剂量率不超过总辐射剂量率的3%,满足ISO4037-1-1996和GB/T12162-1-2001的规定和要求。
T型与十字型接头焊接工艺评定分析
李磊
2013, 34(S2): 18-22,34.
摘要:
在实际操作中,T型与十字型接头焊接工艺评定的通过率比较低。对T型与十字型接头焊接工艺评定失败的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提出保证T型与十字型接头焊接工艺顺利通过评测的措施。
破损燃料组件中裂变产物向冷却剂释放量计算
吕炜枫, 熊军, 唐邵华
2013, 34(S2): 23-26.
摘要:
分析包壳破损情况下裂变产物从燃料芯块向冷却剂的释放机理,建立裂变产物从燃料芯块向冷却剂的释放量的计算模型;采用CPR1000机型的设计参数对燃料包壳破损率、包壳破损尺寸和燃耗开展敏感性分析,计算等效逃脱率系数并与AP1000设计控制文件中给出的逃脱率系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包壳破损尺寸对裂变产物释放的影响较大,燃耗和包壳破损率对裂变产物释放影响较小。在包壳破口尺寸为34μm时,采用建立的计算模型计算所得部分核素的等效逃脱率系数与AP1000设计控制文件中给出的逃脱率系数极为接近。
CPR1000核电厂PID控制无扰切换研究
谭磊, 栾振华, 杨宗伟, 李贤民, 唐必辉
2013, 34(S2): 27-30.
摘要:
结合中国改进型三环路压水堆(CPR1000)的典型热工参数控制回路,通过算法分析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手动与自动无扰切换的原理,给出部分特殊控制回路无扰切换的方案及在核电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DCS)中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现场控制回路逻辑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低温厂址条件下设备冷却水换热器热负荷分区运行
杨廷, 朱敏, 胡剑, 肖伟
2013, 34(S2): 31-34.
摘要:
为了防止低温厂址条件引起的设备冷却水系统(RRI)换热器出口温度低于设计限值甚至冻结,导致因冷却过度引起丧失最终热阱,红沿河核电厂RRI换热器采用了热负荷分区运行。在一定的设计限值范围内,分析重要厂用水系统(SEC)水力学设计和RRI/SEC换热计算的设计输入和边界条件,计算单个热负荷分区的边界,并推导热负荷分区的总和。热负荷分区运行是红沿河核电厂1#和2#机组RRI换热器运行方式的基本思想,为低温厂址条件下,RRI/SEC传热运行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参考。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抗震支撑方案改进
卢智, 吴应喜, 毛庆, 曹雷生, 李强
2013, 34(S2): 35-37,42.
摘要:
对M310堆型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进行抗震计算,发现蒸汽发生器(SG)的地震响应偏大,并认为是支撑结构刚度不足所致。基于以上研究,提出RCS支撑的改进方案。抗震计算证明改进方案能加强SG的支撑刚度,提高RCS的抗震能力。
国产首台核级百万千瓦发电机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研究
李刚, 周利, 刘健一, 韩书印
2013, 34(S2): 38-42.
摘要:
描述了国产首台核级百万千瓦大型水内冷发电机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过程,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此类型发电机泄漏电流异常的处理方法,还对直流耐压试验相关标准进行了探讨。
基于EMTP的核电厂辅助变压器励磁涌流仿真研究
刘森, 张清良, 柳强, 姜涛, 易宁
2013, 34(S2): 43-46,50.
摘要:
在分析变压器空载合闸励磁涌流暂态过程的基础上,运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ATP)对核电厂辅助变压器的励磁涌流进行仿真研究。给出辅助变压器在不同合闸角度时励磁涌流和磁链的变化波形以及对应涌流中各次谐波的含量。最后,通过EMTP/ATP的仿真阐述采取选相合闸的方法来抑制励磁涌流的3种控制策略。
反应堆冷却剂pH值控制策略研究
陈超, 王争光, 谢恩飞
2013, 34(S2): 47-50.
摘要:
对选取压水反应堆冷却剂pH值控制策略时需考虑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应选择的最优pH值范围,以及不同运行阶段冷却剂pH值控制的策略及其特点。在对比中国改进型压水堆(CPR)、欧洲先进压水堆(EPR)等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更合理的冷却剂pH值控制策略。
核电AE公司工程量与工作量数据模型应用研究
周光淑, 黄晓, 唐晓茗
2013, 34(S2): 51-54.
摘要:
工程量与工作量模型是在改进赢得值方法基础上建立的,目的是将核电项目复杂的建设过程、成本资源需求简单化、标准化、定量化、信息化,为在核电项目总承包(AE)公司在多项目管理、精细化管控及项目核算等核心管理活动中,提供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数据支持。本文就数据模型创建过程以及特点进行介绍,并就其管理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发电机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参数滤波及图谱分析方法研究
袁金, 刘国强, 陈晓义, 李响
2013, 34(S2): 55-57.
摘要:
以TA1100-78型百万千瓦核能发电机普遍配备的欧洲进口型1000pF电容耦合型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为例,介绍目前主流宽频带发电机局部放电在线装置在新建核电厂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其离线标定方法及软硬件设计理念的综合分析,结合近年多台新建核电机组的调试启动实践,得出其软件参数滤波的一般性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发电机典型事故局部放电图谱数据,对大型发电机电容耦合型局部放电图谱典型故障分析与定位方法进行了总结。掌握了发电机局部在线监视系统的参数调整、高频滤波及图谱分析方法。能对现场实测图谱进行处理与分析。
基于TXS平台的反应堆保护系统V&V测试方案研究
王强, 黎国民
2013, 34(S2): 58-61.
摘要:
反应堆保护系统(RPS)验证和确认(V&V)测试方案的主要作用是:明确RPS测试目的和方法,定义开展RPS测试工具及相应的测试先决条件,确保RPS测试的完整性以及功能验证的正确性。V&V活动必须贯穿在整个软硬件开发以及集成过程。V&V测试主要包括硬件测试,以及系统功能、性能和接口测试。主要测试平台是信号模拟测试装置,少量仅涉及RPS软件的功能测试程序可只在仿真测试平台(SIVAT)上进行。
汽轮机旁路工况下除氧器压力分析及改进
乔丕业, 刘熙
2013, 34(S2): 62-64,69.
摘要:
介绍核电厂汽轮机旁路系统对除氧器的要求,分析甩负荷等瞬态工况下喷雾式与淋水盘一体化除氧器内部压力等参数变化。针对瞬态工况下淋水盘式一体化除氧器内部压力迅速上升与超压问题,提出了系统优化或设备结构改进方案。
核级电机全压启动特性数据分析及启动验收试验研究
袁金, 刘国强, 孙怡
2013, 34(S2): 65-69.
摘要:
针对核级电机国产化进程中核电厂核级电机全压启动时的启动特性测量试验验收准则的问题,对电机的电感电阻(LR)等效电路受开关合闸影响的暂态效应进行仿真研究。在实现现场实测启动数据的计算机导入基础上,利用matlab仿真工具的快速傅里叶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从频域分析方向确认电机全压启动时的合闸暂态效应及其对电机电感电阻(LR)等效电路的低频调制作用。提出电机全压启动的等效分解与叠加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等效分解,明确堵转电流与启动电流的数量关系;结合多组现场电机实测数据利用Boltzmann模型计算机拟合,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初步实现了国内外核级电机启动特性试验验收准则的统一。
MELTAC平台安全级DCS在线下装技术研究
徐建飞, 罗昊, 陈通, 杨家柱
2013, 34(S2): 70-72,86.
摘要:
依托三菱MELTAC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平台自身特性,在满足风险控制要求和下装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罗列风险、逐一验证的试验方法,通过试验验证和下装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提出核电厂安全级DCS在线下装技术方案。红沿河、宁德、阳江核电项目的调试表明,MELTAC DCS在线下装方案解决了下装过程中的工期长、风险大、影响范围广等难题,在线下装可靠率达100%。
CPR1000型核电机组辅助给水汽动泵蒸汽入口隔离阀开启故障研究
包泳珂, 田阔, 王浪浪
2013, 34(S2): 73-76.
摘要:
以中国改进型三环路压水堆(CPR1000)型核电机组在调试过程中辅助给水汽动泵的蒸汽入口隔离阀无法开启的故障现象为例,结合现场调试处理过程,从阀门动作受力分析和阀门工作环境两方面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CPR1000机组乏燃料水池相关工艺系统安全改进研究
王耀东, 宫爱成, 许洁, 曾建丽
2013, 34(S2): 77-80.
摘要:
中国改进型三环路压水堆(CPR1000)核电机组在发生类似于日本福岛的核事故而长时间丧失电源以及冷却水的情况下,其乏燃料水池由于长时间缺乏应急冷却功能,乏燃料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从核安全纵深防御的角度出发,结合福岛核事故经验,依托确定论分析方法,确定了CPR1000核电机组乏燃料水池的事故工况组合,并给出了这些事故工况下的应对策略,提出适用的乏燃料水池补水、监测、排蒸汽等工艺改进方案,从而提高CPR1000核电机组乏燃料水池相关工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漏电保护电流互感器加装磁屏蔽环的探讨
周文斌, 齐书云, 朱增培
2013, 34(S2): 81-82.
摘要:
通过对漏电保护用零序电流互感器加装磁屏蔽环前后的对比分析,揭示零序电流互感器加装磁屏蔽环防止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作的机理。分析表明:加装磁屏蔽环改变了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特性,可能导致漏电保护装置在接地故障情况下拒动。
导流围板对堆芯入口流量分配影响的数值分析
唐茂, 张明乾, 陈亮, 于晓雷
2013, 34(S2): 83-86.
摘要:
堆芯入口流量的不均匀分配会引起堆芯局部温度变化较大,给反应堆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堆芯流量分配装置采用导流围板设计,为揭示导流围板对流量分配的影响,在保证其他结构设计不变前提下,本文通过改变导流围板顶部水隙d,以及导流围板侧面支承板的长度t,研究其对堆芯入口流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d对堆芯入口流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在中心区域通道,d较小时流量分布更均匀;t减小后,中心区域流体可以更好地向四周扩散,堆芯入口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PR核电厂半速汽轮机调速系统模型参数仿真试验的应用与研究
杨里平
2013, 34(S2): 87-89,96.
摘要:
岭澳核电站二期为国内首次采用百万千瓦级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的核电半速汽轮机组,如何通过仿真试验获取汽轮机调节系统的模型参数,对于核电厂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岭澳核电站二期ALSTOM半速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特性,提出了半速汽轮机调节系统的仿真试验方法。通过对仿真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参数辨识,获得了ALSTOM半速汽轮机调节系统的静态模型参数,这对岭澳核电站二期和后续CPR1000核电厂的长期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CPR1000防误稀释保护逻辑实现上的改进
陈良
2013, 34(S2): 90-92.
摘要:
详细介绍防误稀释保护作用的具体实现过程,并给出防误稀释保护各种实际工况下的保护时序。基于三菱的安全级数字化控制系统(DCS),对其逻辑的工程组态实现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其暴露出的缺陷进行调查,并且给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调节阀阻塞流问题分析
叶长流, 刘喜超, 谢恩飞
2013, 34(S2): 93-96.
摘要:
运用调节阀和孔板的阻塞流计算公式,对岭澳核电站二期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因为调节阀发生阻塞流导致系统频繁跳闸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调节阀的压力恢复系数FL和孔板的压降对调节阀是否发生阻塞流有重要影响。为避免阀门发生阻塞流,在进行阀门选型时,选择压力恢复系数FL较大的阀门;在满足回路流量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在调节阀后安装压降大的孔板,以减少阀门压降并增大阀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