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第29卷  第S1期

显示方式:
科研院所的魅力质量经营
陶诗泉, 邱吕强
2008, 29(S1): 1-3,14.
摘要:
以现代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为出发点,论述了通过质量经营发展魅力质量的内涵和必要性。同时,通过主动质量推进关系说明了发展魅力质量所必须开展的一些工作。最后,对科研单位发展魅力质量的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
PDCA方法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张强, 彭倩
2008, 29(S1): 4-6.
摘要:
分析了PDCA (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方法的含义,针对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的特点,提出了PDCA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讨论了科研项目管理的4个原则:以认识为中心、重视专家作用、倡导学术自由、坚持事实第一。
PDCA循环在蒸汽发生管生产中的应用
王建, 王永强, 何静, 李斌, 李红军, 李淑容
2008, 29(S1): 7-9.
摘要:
在钛合金蒸汽发生管的焊接生产中,通过运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模式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有效地控制了焊接缺陷,焊缝合格率稳步上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预期质量目标。实验和工程应用结果证明,按照PDCA循环进行过程控制,可以保证影响质量的每一活动都得到有效控制而无遗漏,形成稳定可靠的生产工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核设施工程建设中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荆世林, 王丛林
2008, 29(S1): 10-14.
摘要:
结合本组织拟承担或已承担的任务,确定其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的依据和适用的法规,完成对相关领导、负责人、业务骨干等人员必要的法规培训。根据拟承担或已承担的任务,明确其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识别出需要完成或需要控制的活动及其关联程度以及实施和管理的难度。活动一经确定,应设立活动实施的组织机构并明确其职责和接口,完成其体系的文件编制与生效发布。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地评价、维护与改进。
核设施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分级
荆世林
2008, 29(S1): 15-17,35.
摘要:
介绍了核设施工程建设中质量保证分级应考虑的原则和因素、质量保证分级的具体内容、方法及各质量保证等级的管理要求。
核动力装置的设计过程能力研究
许川, 王艳霞
2008, 29(S1): 18-21.
摘要:
通过对设计过程能力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分析了设计过程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各影响因素的组成内容,并尝试建立了设计过程能力的动态管理系统和设计过程能力的评价模型,从而分析影响核动力装置设计质量的主要原因和对策,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核动力装置设计质量形成机理及设计控制流程优化研究
王艳霞
2008, 29(S1): 22-26,59.
摘要:
通过研究设计质量构成、设计过程控制流程、设计产品的寿命周期和转换条件、核动力装置的设计过程,对核动力装置设计质量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薄弱环节的识别,并对设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了核动力装置设计过程优化方法,并提出了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法的措施。
浅谈质量成本与质量改进的内在关系
杨晓宁
2008, 29(S1): 27-31.
摘要:
阐述了企业竞争的实质和质量成本概念。揭示了质量改进与企业绩效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透过对因不良质量导致的非增值活动和浪费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力的量化分析,论述了质量成本对质量改进和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贡献度;初步构建了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体系。
质保监查中基准管理的实施
刘咏梅
2008, 29(S1): 32-35.
摘要:
基准管理就是向本行业最好的企业学习,以该企业的实践作为基准,了解自身与最优者的差距,分析其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并有效实施,最终赶上和超过它的一个持续渐进的学习、变革和创新过程。本文结合多年质保监查工作的实践,运用基准管理方法分析、重塑质保监查的各个流程,以期达到改进质保监查的水平和效果。
核电站维修质量管理
孙林
2008, 29(S1): 36-38,52.
摘要:
对核电厂维修技术文件和维修活动的质量管理进行了重点探讨,旨在为核电厂自主营运和维修积累一些经验,同时对提高设计单位承担核岛维修能力和质量检查水平以及军品检修有一定参考价值。
田湾核电站维修质量控制管理
许绍明
2008, 29(S1): 39-41,73.
摘要:
介绍了田湾核电站核岛维修过程中质量控制(QC)管理的组织机构、QC检查的作用、QC检查员的分级及能力要求、维修QC检查的内容。提出了田湾核电站核岛维修过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工程项目的现场质量管理
蒋毅群
2008, 29(S1): 42-44.
摘要:
介绍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程项目的现场质量管理。通过对工程项目质量策划、项目过程管理、项目过程监测和项目总结4个环节的描述,对组织管理、接口关系、内外部沟通管理提出了要求。通过对人员、机器设备、材料、法规和程序、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特殊核设施质量保证规定分析
许川, 李江连, 郑海峰
2008, 29(S1): 45-49.
摘要:
结合建立特殊核设施的设计和建造阶段质量保证体系的实践,对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特殊核设施质量保证规定》(简称"规定")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规定"与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的共同点、不同点,以及特殊核设施质量保证规定的特点,并对特殊核设施质量管理提出了建议。
小批量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
鲁业明
2008, 29(S1): 50-52.
摘要:
小批量产品生产前的策划、生产中的工序控制一直是按照相关标准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简单介绍了几项小批量产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中重视不够的一些问题
曾静, 李星垣, 张廷生
2008, 29(S1): 53-55.
摘要:
根据ISO17025中有关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要求,分析讨论了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中重视不够的一些问题。为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正确认识质量监督的工作职责、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的工作程序、切实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落实。质量监督工作的对象应是实验室直接从事检测/校准的"操作人员",其中特别强调包括(从事检测/校准的)处于培训中的员工。正确认识质量监督的工作职责,为使质量监督员有实施"足够的监督"的工作权利,必须对其有足够的授权。实验室还应对质量监督员安排必要的培训,使质量监督员获得及时充分的指导,质量监督员的资质或任职条件满足要求。
工程建设文档管理
廖冰
2008, 29(S1): 56-59.
摘要:
文档管理是质量体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一。本文论述了在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与文档管理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质量管理来保证工程建设中正确的产生和使用文件,并促使文件完整、准确、系统地达到归档要求;如何通过文档管理来保证工程中文件的正确传递,并为工程建设及其质量管理保存各种文件和记录等见证件;并从二者的相互促进入手,探讨了工程建设文档的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方式探讨
孙力梅
2008, 29(S1): 60-61,68.
摘要:
枯燥的培训形式将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因此,每次质量培训前,培训组织部门需要对培训的安排、培训目的和教材,培训的方式,以及培训效果的考核及跟踪评价进行策划。培训中采取针对性的培训,员工培训与年度考核挂钩,提高员工培训的积极性,可以显著提高质量培训效果。
科研生产项目中的采购管理
万谊
2008, 29(S1): 62-64.
摘要:
将现代企业采购管理理念引入产品科研生产用物料的采购全过程是适应科研生产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介绍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将采购管理方法和手段在产品科研生产重点项目备件生产采购过程中运用的收获和体会,对采购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计量管理系统设计
张兴武
2008, 29(S1): 65-68.
摘要:
依据中国核动力院新颁布的《计量管理规程》,结合计量管理的工作流程,对计量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特点和要求,提供了计量管理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案,供从事计量管理系统建设的相关人员参考。
无损检测工作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李书良
2008, 29(S1): 69-70,82.
摘要:
从无损检测的科研生产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将职能机关和相关科室均视为"顾客"的观点,对科研工作的质量控制点管理与控制以及生产检测中的控制与检查提供了可操作的方式,在不合格品的处置中对无损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使无损检测水平持续改进。
科研院所软件测试平台的建设
孙凯, 王莉, 吴涌, 康佳, 蒋萍
2008, 29(S1): 71-73.
摘要:
科研院所在软件测试平台建设中,应吸收和引进国外成熟先进的软件测试理念和工具,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宜的软件测试管理办法、评估实施规范和实施规程,加强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将本单位软件测试平台建成一个具备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服务平台。为使软件测试平台在信息化建设中切实发挥作用,应该制定与软件测试平台有关的制度,例如可以硬性规定所有的计算机软件未经软件测试平台认证不得上线运行。
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策划和程序文件的执行力
孙丹宇
2008, 29(S1): 74-76,79.
摘要:
本文从几个方面讨论了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策划问题。在质量策划中,应确定质量目标、建立质量责任制、制定程序,实行分阶段管理、编制质量保证大纲、明确资源需求、文件需求等内容;同时,还要强化与提高程序文件的执行力,对执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并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并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提出了要求。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支吊架设计不符合处理
朱建军
2008, 29(S1): 77-79.
摘要:
某核电工程建设阶段中支吊架设计存在严重不符合。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产生这一不符合的最主要原因是设计过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设计结果没有经过验证。根据这一不符合的发生及处理经验,总结出了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议,包括:提高各级领导的质量管理水平,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加强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过程管理;完善技术培训模式;在设计工作中加强与顾客的沟通;重视设计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以保证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可溯性。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辐照监督试样力学性能试验中的质量控制
蒋国富, 伍晓勇
2008, 29(S1): 80-82.
摘要:
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辐照监督试验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监督管的堆内提取与装/卸车操作、监督管解体及探测器块切割、温度监测器检查、冲击和拉伸试验以及试样的长期贮存与检查等。项目质量控制通过控制过程质量来实现,关键在于制定完善且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的程序文件、加强人员培训和过程控制并持续改进。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已完成的10根监督管共700余个辐照试样均获得有效而可靠的数据,试验数据的可信度大于等于95%。
反应堆燃料元件燃耗测量中的质量控制
邓辉, 梁帮宏, 张劲松, 张舸
2008, 29(S1): 83-84,104.
摘要:
从人员培训、实验方案的改进与优化、仪器试剂的选用及检测和准确测量、环境剂量的监测与控制等几方面,介绍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反应堆燃料元件燃耗测量工作中严格质量控制的情况,包括认真执行管理程序,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实验方法,减少了人员所受辐射剂量,提高了样品分离速度和效果,降低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确保了燃耗测量工作的质量要求。
核电设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孙林, 许川
2008, 29(S1): 85-87,107.
摘要:
核电设备的质量是核电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从科研到产品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成功经验,剖析了核电设备科研、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求、特点和方法,旨在为实现核电设备自主化设计和建造积累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氢化锆粉末质量控制
孙旭东, 孙长龙, 尹昌耕
2008, 29(S1): 88-89.
摘要:
以氢化锆粉末制备过程为实例,根据产品制备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潜在危险因素,通过从方法因素、人的因素、设备因素几方面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案和手段并切实执行,取得了100%的合格率。
铅硼聚乙烯薄板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吴莹
2008, 29(S1): 90-91.
摘要:
在铅硼聚乙烯薄板生产的质量管理中,需要制定目标,进行策划;注重人员培训,提高执行力;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和持续改进。质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合同的合格率达到了100%,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供水系统取水设施设计质量管理
潘跃龙, 王鑫, 扶靓虔
2008, 29(S1): 92-94.
摘要:
介绍了建设单位在供水系统取水设施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对设计单位的选择、设计输入管理、设计分析活动的监督、接口管理、设计输出管理、设计变更的控制所采取的措施。
工作用Ⅱ级铂铑10-铂热电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张敬祎
2008, 29(S1): 95-100.
摘要:
用双极法对工作用Ⅱ级铂铑10-铂(S型)热电偶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给出了测量结果置信概率为0.95的热电动势扩展不确定度及对应的温度范围。结果表明,工作用Ⅱ级铂铑10-铂热电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对应的温度为0.6~1.9℃。
标准中引用文件的编写
邓礼述
2008, 29(S1): 101-104.
摘要:
标准中文件的引用可划分为规范性引用和资料性引用两种。对于所有规范性引用文件,无论是注日期,还是不注日期,均应在标准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列出。对于所有资料性引用文件,无论是注日期,还是不注日期,可在标准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也可不列。引用文件时应注意不要将资料性引用文件、不能公开得到的文件,以及参考过的标准、文件,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发布时所引用的文件一般应为最新版本;如果发布了新版本,要研究其适用性。
浅谈质量文化建设
许川, 康鹏程
2008, 29(S1): 105-10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质量文化的形成、功能和结构及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目标和实施方法,为院质量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思路。